从2011年第一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协议签订至今只有短短3年,河南省实现了总授信额度近300亿元,累积完成质押贷款9.36亿元的突破,涉及企业58家,全省质押融资工作向常态化迈进。虽然和全国较早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省市相比,河南省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但在短短3年内,河南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答卷。
成效显著
2011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与交通银行郑州分行达成合作意向,分别签署了授信额度为50亿元和10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框架协议;对首批征集到的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质押贷款需求情况进行筛选,组织评估公司对重点推荐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评估。
2012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分别与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郑州银行签订了总额70亿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近6亿元,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企业30余家。2013年,河南省新增战略合作银行2家,合作总授信额度由原来的70亿元增加到130亿元,全省已有8家银行相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全年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76亿元,涉及企业23家。
政策支撑
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几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通过多方渠道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全力支持处在创业、成长、成熟期等各阶段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全力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空间。
2009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手起草了《河南省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就此方案反复向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金融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中小企业局)、省科技厅等部门,以及人行郑州中心支行等多个单位征求意见。2010年初,该意见终于由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科技局等七部门共同出台,标志着河南省多部门共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平台正式建立。《意见》明确了争取用3年时间,完成对50家拟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育与辅导,提高拟上市企业的资产规模;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管理库,支持建设10家专利展示交易孵化机构,逐步构建河南省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等。
此外,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还在建设质押融资项目库、搭建银企融资合作桥梁、开展质押融资巡讲活动、设立质押融资专项资金、全面推进“专利贷”产品等方面做出了有效探索。目前,河南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正积极向前推进,方便、快捷的银企对接机制正在形成,科学、规范的风险控制模式逐步建立,高效、合理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程序稳步实施,各单位为银企质押融资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授信额度和企业融资额度不断攀升,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已经形成了“从无到有、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