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位置: 首页  / 首页信息  / 媒体聚焦 / 新质生产力汇“新”成势探“密”
新质生产力汇“新”成势探“密”
 发布时间: 2024-10-28   浏览: 551

浙江多措并举,培育和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超高精度单层裁床,效率是人工的3倍至10倍;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推出的锂离子微混动力系统电池能较好满足整车助力及能量回收要求……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活动现场,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20余家企业携500余件产品齐聚浙江省杭州市,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

“培育和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既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也是检验行动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浙江省多措并举,护航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顾文海表示,一件件专利密集型产品,为推动浙江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塑造发展新优势添油助力。

企业亮相 展研发“硬核”实力

专利密集型产品是指主要由所使用的专利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万亿元。

托盘式顶升移栽机、节能涂层、储能电芯……展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件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受观众和投资机构等青睐。通过参展,相关产品不但拓展了市场,还获得了技术交流、品牌打造、质押融资等方面的便利。

“我们连续参加了两届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展览活动。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地位,还带来了经济利益,特别是金融机构的授信支持,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授权专利566件。此次展会上,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开发了以专利密集型产品价值评估结果为依据的金融产品,为该公司在内的5家公司的5款产品进行了授信,授信额度达63.8亿元。

专注研发医用内窥镜及配套手术设备的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现场展出了2件专利密集型产品。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专利密集型产品的认定过程中,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认定过程非常高效。“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后,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市场开拓更加顺利,融资也变得更加容易。”上述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展会期间浙江省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金种子’计划启动。该计划面向创新企业构建‘孵化级—成长级—样板级’梯度培育体系,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增值化陪伴式服务,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服务链5个方面发力,全力探索把优质专利转化为专利密集型产品的路径。”顾文海介绍。

政府搭台 增创新发展动力

产品满足相关要求后,需经过备案、培育、认定3个环节,才能成为专利密集型产品。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体检、产业化培育,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市场价值。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打造和推广平台、创新金融服务等方式,加速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全省3575家创新主体已备案专利产品1.07万件,居全国前列;280家创新主体的415件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品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强化政策引领,完善支持体系。浙江省将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局、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2025年共建知识产权强省工作要点》,并修订了浙江省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并将认定情况纳入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标准。各地市也积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绍兴市制定了专利密集型产品奖励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

完善平台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浙江省在杭州市萧山区建设全国首个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设立6个产业类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基地,集聚科研院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类创新要素,形成覆盖培育、推广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启动运营全国专利密集型产品线上展馆,持续推动优质企业和产品项目招商落地。

加强金融创新,解决融资难题。浙江省与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合作,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建立专利产品评估模型;开发了以专利密集型产品价值评估结果为依据的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地方政策对企业培育和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激励作用有限、专利密集型产品的全球化互认有待进一步探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相关工作进一步开展。”顾文海表示,针对该情况,浙江省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和推广中心的功能,提升其在培育、展示、推广、招引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中的作用;继续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更多围绕专利密集型产品定制的金融产品;广泛宣传专利密集型产品的成功案例和政策支持,提升社会认知度。(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