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位置: 首页  / 首页信息  / 媒体聚焦 / 河南:锚定创新驱动发展 谱写知识产权强省新篇章
河南:锚定创新驱动发展 谱写知识产权强省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5-03-31   浏览: 664

央广网郑州3月2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3月27日,2025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传达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和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会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转化”格局,推动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积极贡献。郑州、新乡、洛阳、信阳等9个地市代表作经验交流典型发言。

2025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摄)

深化顶层设计,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夯实制度保障

会议首项议程传达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精神,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制度规则、文化环境、人才队伍,更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品质服务和高水平国际合作,更好支撑保障高水平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会表示:要紧密结合河南省“四高四争先”、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举措,强化知识产权与相关领域的政策协同与融合互动,加快构建现代化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要素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有序流动和高效运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知识产权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同时更好地激励高水平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切实发挥知识产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效能。

全省创新实践新突破,9地市亮出“特色答卷”

2024年是河南省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全面起势的关键之年。知识产权创造获得新突破,知识产权运用实现新飞跃。开展专利转化运用行动,组织高校院所和企业精准对接服务,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产学研”深度融合。

截至2024年底,全省拥有发明专利92949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9.47件,有效注册商标212.5万件,地理标志商标117件,驰名商标280件。全省知识产权事业整体稳中有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经验交流典型发言环节,洛阳市分享以25家科技型企业的高价值专利为基础资产,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委托贷款”模式,在深交所成功发行了“河南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企业融资1.33亿元,为全省知识产权证券化提供了“洛阳模式”。信阳市分享以培育商标、地标品牌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知识产权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全市拥有24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件地理标志商标。建成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基地及检察创新实践基地,信阳毛尖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125家,居全省首位,信阳毛尖品牌价值高达80.3亿元。

“9个地市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专利转化、质押融资、高价值专利培育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省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将推动地市间资源互通,形成‘一市一品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郝敬红点评称。

推动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

王新会表示,2025年,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推动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共建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工作要点(2025—2026年)》,制定《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编制《知识产权2025年高质量发展指引》,完善政策法规,启动商标、地理标志综合立法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制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政策;深入开展“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建设和管理,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一体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重点领域专利池构建;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积极筹建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专利侵权纠纷裁决工作机制,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体系;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示范城市、示范县(市、区)、示范园区建设和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打造“豫知行”知识产权巡讲活动品牌,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合作交流及跨境服务体系,高品质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服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南正以知识产权为笔,以创新驱动为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全省知识产权工作锚定了方向,更彰显了河南从“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迈进的坚定决心。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知识产权将成为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为中部崛起注入更强劲的“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