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远眺浩瀚无际的大海,他胸中总有一股激情在澎湃。他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优化了我国对海探测领域的前瞻布局,打造了一支“雷达铁军”,为祖国万里海疆修筑了一道看不见的“海上长城”。他,就是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和技术的奠基人、两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
近年来,刘永坦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奋进之志 驰而不息
一片丹心打造千里慧眼
雷达是海防“千里眼”,而直线传播的传统雷达无法看到地平线以下的目标,只有新体制雷达能够探测到目力所不及的地方,是海防线上决胜千里之外的“火眼金睛”。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这一国防重大需求领域尚属空白。1981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刚刚完成海外进修的刘永坦怀揣拳拳报国之心,走上了中国新体制雷达的探索之路。
1982年秋,刘永坦历尽艰辛争取到新体制雷达的国家立项。随后,他带领6人团队伏案研究、奋笔疾书,反复修改的稿纸摞起来有半人多高,“喝光”的墨水瓶更是不计其数。经过10个月的连续奋战,刘永坦团队手写出了20余万字近700页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论证报告通过后,他带着团队再次扑在案头,钻进实验室,经过800多个日夜的努力、数千次的实验、数万个测试数据的获取,终于在1986年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雷达理论体系,构成了海防预警科技的重大原创成果。
在项目集中攻关的关键时刻,一心向党的刘永坦红心不忘、初心不移,于1983年10月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此,他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工作,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为国分忧、为党尽责为志,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原理行得通,不等于实际可行。新体制雷达的理论是全新的,要想验证它,在世界上根本找不到可以借鉴的实验系统,同样需要全新的自主设计。为此,刘永坦带领团队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反复锤炼,最终使得新式天线、全新信号处理机、低相噪发射机等一系列“独一份”实验设备“横空出世”。1988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实验站在威海动工,1989年底初步建成。然而,对于53岁的刘永坦来说,雷达站的建成只是攻坚战的起点,捕捉目标回波才是决定胜利的一场“硬仗”。
时间定格在1990年4月3日,海滩上的雷达天线阵迎风矗立,当一个小小的红色圆点出现在显示屏上时,大家开始记录数据、核对信息、小声交谈或者大声惊呼……目标确认!那一刻的喜极而泣是期盼太久的喜悦,从立项到成功,足足经历了8年的艰辛奋斗,而奋斗的硕果,便是我国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首次实现目标探测!这次成功,标志着我国新体制雷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也于1991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科学报国的漫漫征程上,刘永坦没有片刻停歇。他深知,国防科研成果只有变成保家卫国的利剑才有意义。“这个事情没完,还得往前走!”刘永坦很坚决——要为国家研制出一套能真正布置在国防海防线上的装备工程!于是,他带领团队再次“移师转战”,这一干,又是20多个春秋……
2011年,刘永坦和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部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海空兼容的海防预警装备,这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掌握远距离实装雷达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2015年,这项成果让刘永坦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而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刘永坦又在带领团队朝着让“21世纪的雷达”在航海、渔业、沿海石油开发、海洋气候预报、海岸经济区发展等领域大显身手的目标进发。
创新之钥 匠心不渝
一份坚守筑牢万里海疆
静谧的海岸线上,排列着整齐的新体制雷达天线阵,这些雷达的背后,是一支掌握海防科技主动权的战略创新力量,被称为初心不改、使命必达的“雷达铁军”。从最初的6人到如今的30多人,40年磨一剑,刘永坦正是带领着这支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梦之队”,长期致力于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的研究。
——他带领“雷达铁军”向难题冲锋。
组建大团队、开展大协作,团队成员攻关思路产生激烈碰撞是家常便饭,拍桌子的情景也时有发生。每次技术碰头会,所有人都开诚布公摆事实、讲意见、谈路径。科学问题,越辩越明;问题答案,越争越透。凭借着“不能给科研留死角”的信念,刘永坦率领团队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遇到一个困难就克服一个困难。
抗杂波,是一个国际上公认的难题,解决不了抗干扰问题,雷达就没有生命。1991年,在南方某地新建的大型雷达站基地里,刘永坦和团队注意到雷达回波所监控的目标淹没在了更为复杂的电离层杂波当中,难以分辨,之前在威海实验站验证成功的方法遇到了严峻挑战。于是,在数个无眠的夜晚中,刘永坦一次次分析、研判,最终发现能走的路只有一条:做大幅调整改动!随后,他带领大家一起分析杂波的来源、特性,组建若干研究小组,齐头并进、多点出击,设计、实验、失败、总结、再实验……经过成千上万次的调整,当雷达再次投入实际运行时,星星般的目标终于如愿出现在湛蓝的显示屏上,这一难题终于成功解决。
——他带领“雷达铁军”向困难抗争。
新建的雷达实验站周围一片荒芜,拨付的经费不足,发射机、接收机等模拟系统和操作系统也十分落后,团队里有人打了蔫儿,此时的刘永坦却话语铿锵:“如果没有难点,还叫什么科研!”“从我们党的整个革命经历看,我们这不是什么困难。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把整个项目往前推进,是我们奋斗的动力,现在,就是对人的磨炼、对人性的磨炼,考验你能不能按初心搞到底。”
野外测试,条件恶劣,刘永坦团队一干就是几个月。生活不便,他们常常由于赶不上饭点而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倒在实验室的板凳上凑合一觉;交通不便,他们顶风冒雨,日日单程徒步3公里往返驻地和雷达站,每到天黑路过一片坟地,就结伴打着手电相互壮胆。作为主帅,刘永坦没有任何特殊,和大家同吃一锅饭、同遭蚊子咬、同受台风吹,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而累倒,上不了“前线”,就在病床上“运筹帷幄”,坚持和大家一起奋战。最终,在刘永坦的带领下,这支队伍不仅突破了“卡脖子”技术瓶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理论、技术上的空白和难点,而且团队成员,特别是年轻同志思想觉悟得到极大提升,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
科研攻关,辛劳难以言表,但刘永坦和他的团队干得有劲、深感光荣。
精诚之路 弦歌不辍
一念执着引领科学风尚
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生逢战乱年代,从小便对家国兴亡之理感悟颇深,幼时读史书、诵诗文,更是培养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求知欲。1953年,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同年,刘永坦来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摇篮”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与同期的800多位青年师生共同秉持科学报国的信念与担当,拼搏奉献,铸就了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
改革开放后,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刘永坦作为首批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他凭借过硬的外文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在进修期间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面对外国导师的3次挽留,刘永坦一一婉拒,他说:“可以在科研成果上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
如今,数十年过去,刘永坦可谓荣誉等身。然而,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他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教师”身份,同学们更喜欢叫他刘老师或者坦先生,这也是他最喜欢的称呼。他坚信,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接班人,未来还得靠年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则是自己的光荣使命。2021年9月,以他名字命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永坦班”迎来第一批27名“00后”本科新生。这个全新的特色班面向未来新体制雷达探测技术与智能感知等领域,为国家着力培养和输送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才,刘永坦亲自担任班主任,感召和激励青年学子投身雷达科研事业,为祖国国防贡献力量。
今年已86岁高龄的刘永坦,鬓丝花白,目光恬淡,淡泊名利已经刻入他的人生字典。从事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研究以来,陆续有不少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面对高薪,他没有丝毫犹豫,而是一一谢绝,因为他始终记得年幼时父亲的叮嘱,“不管将来学什么专业,都要多为国家干点事”。在他心底,“钱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有什么意义?情怀和理想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在1991年和2015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后,他依然低调从容地奋战在一线,一切如常。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刘永坦用心擎起一盏灯火,照亮一代又一代学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成长之路。而他自己的雷达人生,亦寂寞却精彩,恬淡却壮丽。他,是扎根大地的实干家,是甘于奉献的奋斗者,也是这个时代最闪亮的“星”!
(作者:黑龙江日报社 赵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