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位置: 首页  / 2019知识产权宣传周  / 活动要闻  / 海外网对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进行报道
海外网对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进行报道
来源: 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4-22   浏览: 1882

海外网对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探讨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4月13日至14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中原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官员、专家学者、法官、企业界、律师界、出版界的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1200余人莅临大会,为应对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挑战献策,为构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谋划。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方首席专家吴汉东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中原工学院院长王宗敏、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谷保中,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刘怀章、韩国韩中知识产权学会会长朴荣吉、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知识产权庭庭长罗东川大法官先后致辞。

姚莉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成立于1980年,2004年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已经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权威研究机构。特别是2018年以来,中心取得更大成绩,为国家知识产权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科技革命与知识产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111引智计划;201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立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 2018年12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与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等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全国首个大学生双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立;《新技术革命下学科融通型知识产权国际人才培养》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19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吴汉东教授专著《无形财产权论》,以韩文首次在韩出版。 中心多份报告,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批示。2018年12月,吴汉东教授受邀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相关情况。

姚莉认为,本届论坛主题是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紧扣当今时代主题,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将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系统化、制度化建设这必将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王宗敏、谷保中、刘怀章、朴荣吉分别介绍所在单位、地方、部门和机构有关情况,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在致辞中说,2004年以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各方努力下,南湖论坛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络,聚焦前沿热点问题,为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学者碰撞思想、贡献智慧搭建重要平台,为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南湖论坛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学术品牌。

贺化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我国专利、商标知识产权拥有量居世界前列,综合创新进入前20名,全民知识产权意识大幅提升,涌现出华为等一批知识产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积极推动谋划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面临的形势概括为三个变和三个不变:发展形势有了新变化,社会基础有了新变化,目标方向有了新变化;我们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决心没有变,二是坚持深化改革的决心没有变,三是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变。

罗东川高度评价南湖论坛的规模和影响力。他指出,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这个宏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题目,特别契合了当今世界正处与百年未有大变局和大变革时代。他重点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的情况。该法庭是一项重大改革,承担着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要重点抓几项工作,一是要实施精品战略,精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特别是在标准尺度上要做到统一;二是要推动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完善和诉讼制度的改革;三是加强智能法院,也叫智慧法庭建设,通过推动大数据等信息化建设来实现诉讼的全流程,解决案件的质量和案多人少的问题;四是大力加强审判队伍建设。

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龚亚麟,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所长瑞托赫尔提,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党组副书记王闯,日本东京大学副校长渡部俊也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我校“楚天学者”马一德教授,韩国高丽大学李大熙教授,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华东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主任顾功耘发表了主旨演讲。

会议设置了七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版权制度的国际化”、“商业标识保护与制度创新”、“创新发展与专利保护”、“全球化与知识产权司法”以及“首届中国(河南)工艺美术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与竞争政策热点”、“广播影视行业版权与法律前沿问题”的专题展开讨论,为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系统化研究、科学化发展建言献策,为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为激励知识产权青年学者投身学术研究、加强知识产权学术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为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和拓展发掘新生力量,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同时举办了“中商所杯·IP新叶奖”论文评选。组委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专业学术期刊编辑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盲评,遴选10篇优秀论文,作为本届知识产权南湖论坛“中商所杯·IP新叶奖”获奖论文,5篇作为提名奖。

论坛举行了颁奖仪式。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前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明德介绍了新叶奖评审过程,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总裁张海燕宣布评选结果。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曹新明教授主持。吴汉东教授为中原工学院法学院院长王素颁送感谢函。

曹新明发表闭幕讲话,指出, 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届南湖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与知识产权保护。来自国内外的千余名知识产权学术精英以及青年才俊在主论坛和七个分论坛上,给出了充满智慧的阐释和注解,让该主题的内涵更加清晰,同时将该主题的外延拓展到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

本届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发表的真知灼见,将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专利法第四修订、商标法第四次修订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提供理论参考。尤其值得高兴的是,本届专为青年学者设立的“中商所杯·IP新叶奖”,参评论文质量甚佳,展示了知识产权青年才俊的学术风采,有利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可持续发展。

曹新明对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与服务表达衷心感谢。

据了解,“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于2004年精心创办、旨在重点培育和全力打造一个知识产权学术盛会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现已成功地举办了15届,近年来每届参会人员超过1200人,是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知识产权学术会议。2020年南湖论坛将在陕西西安举行。(厉攀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