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位置: 首页  / 主要业务  / 试点示范  / 工作动态 / 漯河:风险预警“跑”在侵权前 获省发改委点赞推广
漯河:风险预警“跑”在侵权前 获省发改委点赞推广
来源: 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07-28   浏览: 127

近日,省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系列宣传》专期推介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预警机制”的创新实践,将其列为全省第二批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之一,充分肯定漯河在全省率先把知识产权保护“关口前移”的探索成效。

做了什么——机制首创、靶向预警

针对近年来批量维权案件高发、经营主体“非故意侵权”频发的痛点,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预警机制》,聚焦食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围绕专利、商标两类核心权利,建立“行政+司法”数据共享通道,实现对群体性侵权风险的早识别、早提示、早化解。

怎么做的——“四个一”闭环运行  

一是一个平台互联。打通行政处罚、司法判例、举报投诉等5类数据源,每月滚动筛查涉案经营主体≥3家的“高频”纠纷线索。二是一张网研判。设立“风险预警联络处”,市场监管、法院、技术调查官三方常驻,48小时内完成风险评估。三是一键直达经营主体。依托“市—县—乡”三级监管网络和81个维权援助工作站,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线下送达“三同步”,确保预警信息24小时内直达潜在涉事经营主体。四是一体服务响应。对自查存疑经营主体,提供“远程诊断+上门会诊”双通道服务,重大疑难案情启动多部门联席会商,出具书面侵权判定意见。

成效如何——数据说话、企业有感  

截至发稿,机制运行7个月,累计发布预警5期,覆盖专利、商标12件;组织1136家经营主体开展自查,接受咨询52起,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咨询意见9件,成功阻断潜在侵权纠纷40余起,真正实现“治未病”。

下一步,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以此次省发改委推广为契机,持续擦亮“预警+服务”品牌,让更多经营主体在“无感”中远离侵权风险,为优化全省营商环境贡献“漯河样板”。(刘锴 白亚鑫)